美國攻打伊拉克期間所採取之新聞作為

壹、前言

媒體可以牽動戰局發展,勝戰的關鍵在於武力、管理、策略、媒體的綜合運作,不管個人、企業或國家,美伊戰爭所展現的新視野與新觀點,是新時代必備的經營智慧!媒體已成為繼高科技武器、戰略戰術、國際政治外交、民心向背等四大因素外,決定戰爭勝利的第五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破解敵人不實宣傳,最大限度的擴大自己的有利宣傳,這是媒體戰。

在波斯灣戰爭中媒體戰已成為美伊戰爭組成的一部份。在對伊戰爭中,美軍不僅是對伊拉克城市投炸彈,還要投糧投收音機傳單和祈禱語錄。戰爭不僅僅在疆場,也在電視、網路、無線廣播和清真寺展開。善戰的將軍,不僅需要掌握各種高技術的信息化武器,還必須學會掌握另一種武器,這就是大眾傳媒。美國和伊拉克對媒體的運用可說讓現代人看足了戲,以下件簡單報告美國攻打伊拉克期間所採取之新聞作為。

 

貳、本文

一、波斯灣戰爭的緣起:

波斯灣戰爭是指199082日 至19912月28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8月2,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吞併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116日 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本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波斯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同時為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打下了伏筆。

二、戰爭與媒體

現在的戰爭上跟心理戰的結合是很緊密的,交戰雙方都希望透過心理控制的目的,從而渙散敵軍,這一點,在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媒體戰」概念的出現在1990年代以後,隨著波灣戰爭中大量的「資訊共享」,美國逐步改變「宣傳戰」與「心理戰」的負面印象,而開啟了「公關革命」的新領域。在「資訊共享」的目標下,「媒體戰」被廣泛運用以後,也遭到諸多的批評,主要是集中在針對西方的主流媒體(mainstream media)並不只報導戰爭的事實,他們也變成一個戰爭的積極參與者。

在科索沃戰爭中,據說北約把打擊南斯拉夫國民精神與心理放在比打擊其作戰部隊更重要的位置。北約使用飛機廣播電臺,如EC-130特殊電戰機,以電臺或電視臺的頻率向南斯拉夫人民廣播,進行心理戰。而南斯拉夫則透過宗教、族群意識對本國軍民從事精神動員,並反制北約的宣傳。在高科技戰爭中,心理戰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作戰方式,並可以對戰爭產生戰略層面的影響,而在實施「心理戰」上「媒體」的運用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三、美國對戰爭中對媒體的運用

美軍在越戰中常常遭到敵人的「反宣傳」戰的威脅,是造成美軍在越戰失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美軍記取教訓在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期間,美軍採取大量宣傳戰的手段幫助戰爭行動的順利,在波灣戰爭以後,美國把「宣傳戰」改成「媒體戰」來加以稱呼。美國的「媒體研究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的網站中,就有一項專們針對媒體播報戰爭新聞的欄目,而欄目的名稱就是「媒體戰視窗」(media war watch),主要的內容還是以報導和評論戰爭新聞為主。以下是本人蒐集美軍在新聞作為中所採取的手段介紹。

(一)戰爭發生前運用媒體發表不實聲明朔造美國出兵的正當性:

為了實現推翻海珊的目的,美國不斷呼籲武器核查人員開展“多目標同時行動”,以便儘早讓伊拉克隱藏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暴露在世人面前。因此美國在發生戰爭前一直發出多項不實的聲明,研究報告說,發表不實聲明的包括布希總統、副總統錢尼、國務卿鮑爾、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國防部長倫斯斐、副國防部長沃佛維茨和白宮新聞祕書佛萊謝及麥克雷蘭等,其內容包刮「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與蓋達組織關係」等。

根據「廉政中心」的創辦人路易斯和幫助他寫作一本新書的研究人員發表聲明說,他們找出「八位布希政府高層官員至少在五百三十二個不同場合,對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與蓋達組織關係的九百三十五次不實聲明」。這些聲明發表於 二零零三年三月十八日 美國攻打伊拉克之前。廉政中心說,「布希本人和布希政府的七名高層官員從 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 開始的兩年期間,有條不紊地散佈錯誤資訊」。

(二)資訊共享與隨軍記者的運用:

美軍採取了「資訊共享」和記者會的形式,把戰爭新聞立即傳播出去,在宣傳戰上也獲致極大的勝利。首先,在「資訊共享」方面,美軍把各媒體記者組成團隊,並給予正式的頭銜隨軍採訪,這些記者所採訪的信息都經過軍方嚴密的審核手續,再發到全球各媒體的新聞中心播報或刊登。這種對新聞媒體採取限制性的作法,也是學習英軍在福克蘭戰役中讓記者隨軍採訪的作為。美國國防部改變了妨礙採訪的限制性政策,主動提供媒體清楚的、開放性的軍事新聞;在戰時也對媒體採取主動的發佈信息的作法,並讓媒體記者隨軍採訪。隨軍記者為了完成使命,必須和士兵們一起前進,與士兵處在相同的戰爭環境下,其危險程度根本與軍人完全一樣,有時甚至危險性還更高,因此他們拍到的畫面和官方提供的畫面比較起來,讓人讀來就恍如置身戰場,較易為民眾所接受。

美國軍方讓「合作」的傳媒,分得採訪的優先權,讓名利心切的記者獲得獎項,但在骨子裡,美國白宮與軍方一直視傳媒為戰爭的宣傳工具,合作構造「零」最低傷亡」的無血腥戰爭場面,打一場全理性戰爭,不讓反戰派找到動員群眾的感性藉口,令美軍重蹈越戰腹背受敵的覆轍。英國學者泰勒就評論說:「波斯灣戰爭顯示民主國家能在資訊時代中,藉著媒體與民意的力量來成功的進行戰爭。因為媒體無法親身參與『真正的戰事』,資訊的取得非得透過嚴密的資訊共享體制,或是經過嚴格過濾後的巴格達當局所發出的信息,美軍便能夠利用媒體記者對資訊的渴求度,提供軍方版本的信息與影帶來主導媒體的走向,從而塑造美軍所從事的是種『正義之戰』的形象。

(三)有條件的限制媒體自由:

美國政府對新聞自由的限制卻比越南戰爭嚴格。大多數新聞報導來自軍隊組織的新聞發布會。只有被選出的記者被允許訪問前線和採訪士兵。採訪時始終有軍官在旁,採訪前必須獲得軍隊批准,採訪後受軍隊檢查。對外這些措施是為了防止伊拉克獲得機密情報,但實際上它被用來防止顯露政治上不利的情報。這個政策是在越南戰爭後被施用的,在越南戰爭中,對自己政治上不利的報導導致了美國國內對該戰爭的公眾反對。因此,隨軍採訪記者所發佈的新聞,仍須經過嚴密的檢查過程,才可對外發佈。

(四)主動召開記者會並找觀眾有興趣的軍官擔任發言官:

在記者會方面,美軍在作戰的過程中經常性的舉行記者會,把戰爭發展的情形告訴後方守候的記者。而記者會的主持人,通常會找來如明星般的軍官擔任,以引起民眾收看的興趣。有時並會由戰場最高的指揮官史瓦茲柯夫(Norman Schwartzkopf)將軍直接擔任,讓民眾感受到軍方的溫和與專業的形象。這個結果也使得軍方所發佈的信息成為媒體播報的主流,既使發生戰鬥上的失誤,民眾也願意相信軍方的說法。

(五)利用媒體大量散佈假消息:

321日,在美國對伊拉克開戰的第二天,美國有消息宣佈:海珊已經身亡。而數小時後,戴著眼鏡的海珊卻出現在螢幕上,號召伊拉克人民反抗美英聯軍的侵略。為了渙散伊軍的士氣,在戰爭進行當中,美國CNN電臺又散佈伊軍第51師率領全體士兵投降的消息。而當天晚上,伊軍第51師師長就出來澄清事實。輿論界因此一片譁然。而此後,我們不難發現,在美國和伊拉克每天都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中,美方每天的宣傳措辭如出一轍。比如,聯軍在伊拉克的推進是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又有多少伊拉克士兵投降了;又攻打了哪些地方等等,而對外界普遍所認為的美英聯軍在伊拉克境內受阻的事情避而不談。伊拉克則緊緊抓住美國在人道主義方面的軟肋:美國在實施空中打擊的時候又導致了多少無辜貧民的傷亡;美國發動的是一場侵略戰爭等等。伊拉克希望透過這樣的宣傳來爭取更多輿論支援的用意也非常的明顯。

假消息層出不窮,由伊拉克將動用化武與大殺傷力武器、海珊父子或傷或死亡、伊拉克人民起義、大批伊軍投降,到營救被俘女兵、美軍被沙塵暴所困、戰線與補給線過長、主戰派犯了戰略錯誤、打不開北方戰線、戰爭會打多久的預測與實際的傷亡數字,太多的假消息,使受眾根本分不清楚哪是虛擬、,刻意的誤導或是真實的,但是利用假消息的宣傳效果影響敵人心理的效果確已達到。

(六)大量利用戰爭新聞畫面、伊軍投降畫面及傳單瓦解伊軍作戰士氣:

歷來的戰爭最後決勝敗是地面戰。海珊以陸軍見長而寄希望於地面戰。伊拉克部署在伊南部和科威特的軍隊54萬人、坦克4,280輛、裝甲車2,800輛、大炮2,000門。數量上較多國部隊佔優勢並有堅固的「海珊防線」。雙方的武器質量相差不遠。然而戰爭的進程和結果,都超過了軍事家們的預測。  地面戰爆發之前,美國成立了《沙漠盾牌》電台,宣傳美國軍事力量的絕對優勢,美國總是利用戰爭中飛彈命中碉堡或設施的畫面強調美軍的高科技作戰無人能敵,而伊軍在接受到這樣的訊息後遇到美軍總覺得只要美軍一出擊,就只有挨打的份,士氣瓦解,失去作戰意識。針對這種心理,美國在地面戰開始前,以MC-X130特種飛機投下每枚兩噸重的BLU-X82爆炸裝置,用炸彈產生的超壓衝擊波引爆地雷,以地震般的巨大爆炸聲使伊拉克士兵產生恐懼心理。

美國空軍繼而在伊軍防線上空散發大量傳單,大意說﹕「如果到明天你們還不投降,我們就要向你們發射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規炸彈。」嚇得很多伊軍官兵不戰而降。甚至還有一名司令部情報軍官,攜帶邊界布雷區地圖來降。伊軍官兵不願為腐敗的獨裁專制政權賣命而甘願當俘虜,製造了戰爭史上的投降奇觀。美國裝甲一師的一架偵察直升飛機,在執行偵察任務時,幾百名伊軍官兵手持白旗從工事中湧出求降。一位英國記者深入前線採訪時,幾名伊軍官兵向記者要求投降。美國「威斯康星」號戰列艦派出無人駕駛飛機對伊軍佔領的費凱萊島進行偵察。攝影機拍攝到島上有幾百名伊軍手搖白旗向著無人駕駛飛機求降。

在地面戰打響之前,科、沙邊界前線還出現美軍和伊軍士兵交朋友、美軍向伊拉克士兵秘密供應糧食、伊拉克士兵也允許美國兵去參觀他們的裝備的奇事。由於在獨裁專制的統治下,軍隊也走向腐敗。部署在邊界第一線的部隊,多是新召入伍的預備役軍人,缺吃少穿,得不到公平待遇,所以會接受美國兵提供的糧食。在民主、自由制度下的人和專制獨裁統治下的人交朋友,是對敵分化瓦解,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好辦法。

(七)利用媒體塑造海珊 暴 君形象以贏得伊拉克民心支持:

從純軍事角度看,波灣戰爭是美、蘇武器的較量。從政治角度看,波灣戰爭是民主政治與獨裁專制的較量。

波灣戰爭爆發之前,在伊拉克有百萬民眾舉行反美示威大遊行,擁護海珊的戰爭決策。在美國有各界人士參加的反戰示威遊行,並提出「不要為石油而流血」的口號。曾約有2,000多人在內華達試驗場舉行示威遊行,反對核武器和增兵海灣。從現場上看,伊拉克是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的,較之美國更齊心、更團結。美國民眾對政府持有反對意見,起來示威遊行,反映了人民有言論、集會、遊行示威的權利。美國國會經過激烈辯論後,參、眾兩院分別通過決議,授權布什總統必要時可對伊拉克使用武力。在波灣戰爭爆發後,美國卻沒有反戰遊行,表現了全國的團結一致,其中運用媒體營造美軍正義之師形象對美軍出兵伊拉克的行動給予很正面的支持。

例如:2003320日,美國向伊拉克發動了第一輪空襲。而在此之前,一場無聲的戰爭早已透過Internet“打”到了美伊雙方的後方:美國情報系統不斷地向伊拉克內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主流階層發送Email,這些Email中,列數了伊拉克總統海珊執政二十年來的種種“罪狀”,並極力勸降這些社會主流階層。

另外在19798月,海珊發起一場黨內大清洗,處死復興黨官員達500人。他把革命指揮委員會的21名成員中的4分之1指控為祖國叛徒,其中包括副總理加伊丹和幾名部長。波灣戰爭爆發前,原參謀總長哈茲拉吉和原國防部長阿卜杜勒.賈巴爾.尚沙勒因反對海珊的戰略而被解職。可見海珊是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專制獨裁者。所以表面上伊拉克看來團結一致,但一旦戰爭爆發,形勢變化,一切隱患和弱點就都暴露出來了,故在波灣戰爭中就表現出士氣低落、人民反戰、內亂蔓延。伊拉克的將軍們也承認,當時伊拉克軍隊的士氣可能處在歷史最低點,經常有士兵逃亡,甚至成建制地投降敵人。在巴格達有許多應徵青年拒絕服役。有居民向外國記者說,這不是一場伊拉克戰爭,而是一場海珊戰爭。在伊拉克北部的庫蘇爾等城市,曾出現群眾抗議食品短缺和苛捐雜稅而引起的騷亂。伊拉克當局開槍鎮壓,打死、打傷約50餘人,逮捕數百人。北部的哈吉烏一帶約有500名伊拉克政府軍向庫爾德遊擊隊投降。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也發生群眾示威活動。在巴士拉、阿馬拉等地的反叛份子繳獲軍用直升飛機40架。,揭露伊拉克政府的貪污腐敗,號召伊軍士兵逃跑或投降,不要為貪官污吏和獨裁政權賣命等。美軍利用媒體宣傳海珊利用各種手段不斷排除異己、沒有人敢對海珊提出反對意見、人民敢怒不敢言等行為都製成影片宣導。如伊拉克沒有嚴重的貪污腐敗,美國的宣傳就起不了任何作用。但美國的宣傳似乎合乎事實。譬如海珊就在一次電視講話中講到﹕「我們正在同貪污腐化……同衰退作鬥爭。」伊拉克新聞部長賈西姆對一個穆斯林代表團說﹕「阿剌伯人現在腐化了……在社會、文化、意識形態、政治和經濟等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一個領域不存在腐敗現象。」正因為不願為腐敗的政權賣命,士兵產生了怕死求生的心理。

伊拉克的腐敗根源是獨裁專制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人民沒有言論的自由、沒有監督政府的權利。官員們可以違法亂紀、錢權交易、巧取豪奪、殘酷剝削。士兵們不願為貪官污吏特權階層賣命,所以在戰場上易受心理戰的影響而軍心動搖,不戰而潰。而民主國家的人民有言論的自由,有監督政府的權利,即使總統有不端行為,也可批評揭露公諸於眾。當官的不敢違法亂紀。政府也不會腐敗。《孫子兵法》云﹕「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意思是說,我要不被敵人戰勝,得依靠我自己的完善;要戰勝敵人,必須依據敵人本身的失敗因素和缺點。

伊拉克在波灣戰爭之慘敗,由於專制獨裁貪污腐化、戰爭之不得人心,這是內因;美國高科技武器的威力、戰略之正確、戰術之創新是其外因。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要依內因而起作用。可見波灣戰爭的勝敗,不僅是雙方武器質量的競賽,也是兩種政治制度的較量。

 

叁、結論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數千年沿襲下來的“短兵相接”的戰爭局面離我們漸行漸遠。顯然,戰爭已不再只伴隨著隆隆炮火聲拉開序幕,而資訊戰,作為這場軍事革命狂飆的重心,開始登場。而資訊戰的手段中媒體運用是一項重要手段。顯然,戰爭已不再只伴隨著隆隆炮火聲拉開序幕,數千年沿襲下來的“短兵相接”的戰爭局面,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離我們漸行漸遠。資訊戰,作為這場軍事革命狂飆的重心,開始登場。波斯灣戰爭也是一場「媒體戰」。首次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電視前看到飛彈擊中它們的目標或從航空母艦上發射的實況轉播。盟軍非常願意顯示他們的武器的精確性。

二○○三年的美伊戰爭,美伊雙方在輿論宣傳戰場的較勁,成為軍事作戰以外另一種形態的戰爭,格外受到世人注意。大眾傳播媒體在戰爭中角色的扮演,無論是從媒體自身所持立場的拿捏,或是由交戰雙方爭相拉攏、利用媒體的角度去探究,在在都可發現媒體已由一個單純報導戰爭的「旁觀者」,轉而成為積極介入戰爭的「參與者」的明顯變化;而網路媒體無遠弗屆的強大穿透力及其對傳統宣傳工作的衝擊,以及發言人角色藉由媒體所散發的魅力和影響等等,亦均不斷突顯媒體這塊「戰場」的重要性和複雜性。因此,一個「媒體戰」的新興名詞應運而生,並且迅速受到各方重視,而成為戰爭研究的課題。事實上,自有戰爭以來,媒體就成為一種作戰工具;它對戰爭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也從來就沒有人發生質疑。但重要的是,媒體既然自成一個「戰場」,未來的戰爭將是制信權的爭奪,誰掌握了制信權,誰就擁有更多獲勝的機會。

在這次攻打伊拉克的過程中,美國的新聞自由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閹割,國內的反戰聲音被媒體最大限度地丑化,美國人在這次戰爭上的知情權甚至不如阿拉伯人!而敢說真話的半島電視台竟然因為播出美軍被俘虜的片段而遭到美國黑客攻擊,新聞自由的口號一直是美國人所捍衛的,而現在看來,其實僅僅是一個被利用的口號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