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素有文化首都之美名,原臺南縣市就是因文化而合併,目的是希望將分屬原臺南市的「一府」(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及原臺南縣的「四月津」(鹽水:台南縣最早開發的地方,因北方的八掌溪與南方急水溪沖刷而成的三角地帶,狀似新月,使鹽水又有「月津」、「月港」之稱)兩塊臺灣重要之漢人歷史重鎮融合,並將原屬臺南縣的西拉雅平埔族文化、嘉南平原耕種文化、大北門沿海捕魚文化、關子嶺溫泉文化,一併結合,促進多元文化融合,增加臺南的文化多樣性,更確立臺南文化首都的地位。台南有著大量古代漢民人文遺跡遍布,頒授為國定古蹟與國定重要民俗數量居全國之冠。
以下介紹台南著名的景點:台南孔子廟、安平古堡、赤崁樓、五妃廟。
一、台南孔子廟
臺南孔子廟是臺灣第一座孔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建於明鄭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為臺灣最早的文廟。
當時由陳永華以「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的復國計畫,建議鄭經盡速建立聖廟、學校以延攬人才。鄭經採納此建議後,命令陳永華擇地動工,而陳永華便選在承天府桂仔埔(鬼仔埔)建立「先師聖廟」,工程於永曆廿年正月(約1666年2月)完工,並在先師聖廟旁設有明倫堂。清領初期是全臺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此稱「全臺首學」,然而後來孔廟卻因為嘉慶與同治年間的地震等因素而逐漸毀損。
東大成坊入口處
日治初期臺南孔廟作為教育臺灣人之公學校(小學程度),因此對孔廟進行了整建,臺灣總督府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發布「公學校令」和「公學校規則」,在臺南孔廟設立「臺南公學校」提供臺灣人小學程度日文教育,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更名為「臺南第一公學校」。之後到了大正五年(1916年)孔廟計畫整修,所以學校於隔年遷於南大附小樹林街現址。此次工程主要是將建築物解體重建,形成孔廟今天的格局。
二次大戰期間,孔廟因位於市中心而多少受到戰火影響,戰後的臺南市政府集資分批整修,於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完工,之後在民國六十六、六十八年(1977、1979年)又分別重建大成殿與文昌閣。民國七十二年列為一級古蹟後,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5月,臺南孔子廟改為國定古蹟。
臺南孔廟占地9007平方公尺、建物面積2169.9平方公尺。臺南孔廟的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有三進兩廂,也是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泮宮石坊原是孔廟最外的出入口,乾隆年間,知府蔣元樞重修孔廟時,將此出入口重新整建,聘請石匠雕建精美牌坊,再運至台南組建,及今日「泮宮石坊」,在全台孔廟中,僅台南孔廟有這項設施。日治時,為開闢南門路,將石坊與孔廟隔開,原有功能遂逐漸被人們淡忘,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是孔廟的附屬建築。二戰末期曾遭美軍機槍掃射,留下多處彈痕,不過因為石坊為花崗石雕刻,石面凹凸不平,彈孔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彈孔在哪裡,就幾處破洞最大的地方就是彈孔了。
東大成坊是臺南孔廟的主入口,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外側掛有「全臺首學」的金字橫匾。在東大成坊外北側立有一塊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十二字。
東大成坊是臺南孔廟的主入口
東大成坊入口右側以滿文及漢文併寫的下馬碑,碑文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敬
禮門與義路位於大成坊之間,大成門前的步道上,步道東側為禮門,西側為義路,過去周圍連有圍牆,自大成坊進入孔廟後得經由「禮門」及「義路」才能進入大成門及及大成殿。
禮門與義路
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第二進是大成殿,大成殿位於大成門之內,為孔廟建築群中層級最高的建築。殿內中央供奉孔子之神龕,兩側供奉四配(顏子、子思、曾子及孟子)及十二哲(閔子鶱、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伯牛、宰我、冉有、言偃、朱熹)。
名宦祠與鄉賢祠
節孝祠、孝子祠
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大成門旁為賣票口(全台灣唯一賣門票的孔廟)當天進去孔廟內部剛好在整修,看不到大成殿內部所以可以免費進入參觀
孔廟參觀票價
大成殿上方懸有清代以來自康熙至光緒皇帝與中華民國自蔣中正至現任總統所賜的牌匾。第三進是崇聖祠,崇聖祠算是孔子的家廟吧,係奉祀孔子五代祖先的殿堂,包括肇聖王木金父公、裕聖王祈父公、詒聖王防叔公、昌聖王伯夏公與啟聖王叔粱紇公等,另外旁邊還配祀孔子的兄長、四配之父與先儒先賢之父等。這種安排,實與中國幾千年來宗族倫理制度有關,孔廟之佈局,也與家廟或宗祠有相通之處。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
大成門前方的泮池
入德之門(門後方為明倫堂)
明倫堂
以成書院及文昌祠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左右,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今文化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規畫一個以孔廟為中心的文化園區,當時規畫範圍除孔廟以外還有周圍即將遷走的附近市府機關建築等古蹟、歷史建築。而目前的孔廟文化園區則是孔廟沿南門路以南兩側,包括武德殿、永華宮、德化堂、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文物館、大南門、碑林與臺南放送局等景點。
孔廟對面的商店街
商店街巷內造型特殊的甕仔井
永華宮
永華宮隱於巷內,路標招牌還被樹枝擋住,找了好久才找到
附近的三級古蹟「德化堂」
註:
■泮池:
古代天子之學稱「辟雍」,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校址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辟雍」格局包括中央的主體建築及外環之圓形水池,而中央的主體分為東、西、南、北、中等五室,可能是因為不同學習科目而分成不同空間;「泮宮」則是諸侯的學校,諸侯的學校,規模較辟雍小,其建築外圍只圍繞一個半圓形的水池稱「泮池」。
臺南孔廟的泮池在大成坊之間的步道以南,大成門的中軸線上。泮池意即「泮宮之池」,一般呈半圓形。因孔子在後世受封為文宣王,地位相當於諸侯,因此依諸侯規制修建泮池於孔廟大成門外。「泮」的典故出自《詩經》〈泮水〉篇:「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茷茷,鸞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於邁。….」
在「泮池」旁的牆壁上嵌「思樂泮水」石碑的典故即來自詩經泮水篇。「思樂泮水」的石碑在日本時代曾被拿去當作防空洞的材料,後來防空洞拆除後才於民國五十四年重新鑲在泮池的牆上。
古人若高中秀才,至孔廟祭拜之時,可至泮池採數朵白色水芹花,插在帽上,以示文采熠熠。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需進行稱為「入泮」的入學儀式。走過泮橋,過櫺星門與儀門,恭上大成殿祭拜孔子,不過臺南孔廟沒有築泮橋。泮池的北側原有的櫺星門毀損後未重修,現僅存遺構。
櫺星門毀損後未重修,現僅存遺構
■永華宮:
全臺奉祀開基廣澤尊王,源自於明永曆十六年 (公元一六六二年) 鄭成功諮議參軍陳永華由福建南安鳳山寺隨軍恭迎來台,奉祀於台南「山仔尾」 (今臺灣銀行,省南女一帶) 時為南門內之「鳳山寺」。
清乾隆年間該區陳守娘,含冤自盡,陰魂不散,里人恐慌,幸賴尊王神威鎮壓幽魂,地方使得安寧,信眾為感神威顯赫護佑軍民,遂於清乾隆十五年 (公元一七五零年) 倡議捐資建新廟,同時感念陳永華參軍恭迎尊王來台及對地區之貢獻故命廟名為「永華宮」。日據時期永華宮廟地被日本政府徵收興建臺灣銀行,方於大正十四年 (公元一九二五年) 遷移至台南孔廟對面巷內即俗稱「六合境柱仔行」、「柱仔行全台開基廣澤尊王」。因該廟宇遷入巷內,永華宮反而鮮為人知,更誤有人以為是專祀永華參軍之廟宇。
永華宮主祀開基廣澤尊王陪祀妙應仙妃 (廣澤尊王夫人) 、南斗星君、北斗星君、陳永華參軍 (民國七十八年九月十八日彫塑) 三坪祖師、達摩祖師 (原為牆上壁畫後顯靈要求彫塑金身) 、福德正神、中壇元帥,廟地現址原為清朝進士許南英之私塾所在地。今日之風貌乃民國三十五年 (公元一九四六年) 台灣光復後所重建,民國四十七年 (公元一九五八年) 重修。廟內門神彩繪乃出自彩繪大師潘麗水之作品,廟前種有一對龍鳳神榕。
廟前的龍鳳神榕
永華宮由於日據時期,廟地被日本政府強制徵收,再匆促間遷移,加上日本政府厲行皇民化運動,迫害臺灣之宗教信仰,因而歷經數十載疏於管理,廟內文物遺失不少,直至民國六十九年成立管理委員會,廟務方步入正軌。
永華宮為臺灣最早之廣澤尊王廟,「鎮殿老王」乃明永曆十六年 (公元一六六二年) 鄭成功諮議參軍陳永華隨軍恭迎來臺乃台灣最早之「軟身」(軟身神像是一種裝置有關節、四肢可活動的雕像,雕刻內容是道教或佛教的神祇,用途是奉祀於寺廟之中,通常為木雕。其製作方法為:先將四肢與身軀分開雕刻,待完成後才接合,穿上多層神袍)廣澤尊王金身(古神像中軟身媽祖較常見,軟身廣澤尊王可能僅永華宮供奉之老太王) ,「大鎮尊王」為土塑、「二鎮尊王」為廣澤尊王中罕見之坐山頭造型(坐山巖者;稱坐山頭。寶坐雕之以奇岩異石,頗有自然風味 ) ,「三鎮尊王」乃日據大正年間尊王降駕指示彫塑,並指定「高沙町」 (今民權路) 一位中醫師所飼養之八哥入神,當廟內執事前往探訪時,方知該隻「八哥」早已對其主人言明,「要與主人分離成神」,因而順利帶回「八哥」入神 (一般僅以虎頭蜂入神) ,並前往鹽水溪開光。
一般廣澤尊王廟皆以「太保」來區分廣澤尊王,唯獨永華宮尊稱鎮殿尊王為「老太王」,其餘則一彫塑先後分「大鎮尊王」、「二鎮尊王」、「三鎮尊王」等。而永華宮清朝所保留下來之儀仗牌亦與一般廣澤尊王廟宇不同,一般「保安廣澤尊王」都寫在同一塊牌上,唯獨永華宮之儀仗牌,寫成「永華宮廣澤尊王」與「奉旨加封保安王」兩塊,都因永華宮創建於明永曆年間,而廣澤尊王乃清同治九年方加封「保安王」。該宮陪祀之「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一般廟宇亦甚少奉祀,僅「天公廟」方有奉祀。民國七十八年本宮為紀念陳永華參軍創建「永華宮」, (民間對廟宇有重大貢獻者,皆奉祀長生祿位)及對台之貢獻因而彫塑陳永華神像,於九月十八日恭請烏山頭赤山龍湖岩住持「深鏡法師」親臨主持開光大典 (孔子廟、赤山龍湖岩同為陳永華所創建)。
■ 德化堂
德化堂為臺南三座龍華派齋教廟堂之一,西元1478年山東萊州府即墨人羅因創立龍華派齋教,於清乾隆年間逐漸傳入臺南。
清嘉慶年間,福州府長樂縣漢陽堂孫德堂派盧普濤由興化府仙遊縣前來臺灣弘法,由於聲勢壯大,信徒眾多,齋教因而廣為流傳。嘉慶4年(西元1799年),信徒謝普爵在安乎平設化善堂;嘉慶19年(西元1814年)又建德善堂;道光14年(西元1834年),更在東安場馬公廟街建造了前後三落,坐北朝南的德化堂。
德化堂和其他傳統齋堂一樣,採用民居外形。大門為凹壽形式,門內供奉韋尊者,後方則是捲蓬是拜殿,現充做講堂使用。正殿之中供奉觀音佛祖兩尊,前方是本堂原有的觀音神像,另一尊則是屬於德化堂所有,觀音右側乃是該派祖師羅祖塑像,案前陳祀三公椅三張,分別代表龍華派羅、應、姚三位祖師。正殿左右各有洞門連通左右兩廂房。其中左偏殿現為祖先堂,右偏殿則是宗德詞,陳列了滿滿的神主牌位,都是該堂歷代堂主及齋友。
堂中文獻除了教內的經纖寶卷外,尚有該堂鎮堂之寶三昄五戒牌與護道榜文。其建築特色採民居造形,為兩進兩廂房的傳統建築,由於門廳、拜亭與正堂利用傳統減柱法連接,因此空間顯得寬敞疏闊,採光極佳。彩繪四大天王為門神,手持法器,喻「風調雨順」。德化堂自從安平化善堂沒落之後,便逐漸取代南部龍華派齋堂的傳教中心。堂內匾額、楹聯甚多,如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的「惠普群生」及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的「觀自在」古匾均極為有名。
二、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又稱奧倫治城(荷蘭語:Orange)、熱蘭遮城(荷蘭語:Zeelandia)、王城(閩南語:Ông-siânn)、安平城、臺灣城,是一座曾經存在於臺灣臺南市的堡壘。最初建於1624年,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自建城以來,曾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是鄭氏王朝統治者的住處。
17世紀初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於1624年占領今日安平,並建熱蘭遮城為其防禦要塞,全部工程完成於1634年。
明永曆十六年(1662)鄭成功取荷蘭城後,改稱安平鎮,改內城為內府,臺人因此稱其為王城。
清領時代,因台江陸浮失卻其重要性,加上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建億載金城,故日漸荒廢。日治後重建,二戰後乃稱「安平古堡」。目前真正的荷蘭時期遺跡僅存古堡前方為外城南城垣的磚牆。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及「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兩處遺跡都被列為國定古蹟,而瞭望臺則是於1970年代由日治時期燈塔改建而成,列為文化資產。
古堡建築屋舍純用紅色磚瓦,於黃昏時與落日互相煇映之景「安平夕照」。在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安平古堡是台灣最早的要塞建築,是荷蘭人執政時期所建。因清兵破壞與英國軍艦炮轟炸毀,真正屬於荷蘭時期的遺跡,僅剩古堡前方外城南側城垣的磚牆殘壁、內城半圓堡壁古井、現今安平古堡內的建物,多為清朝後期及日本時代所建,包含史蹟紀念館、瞭望台、熱蘭遮城博物館、臺灣城(熱蘭遮城)殘蹟,另有軍裝局石碑、古堡石碑、鄭成功塑像及古炮。
臺灣城(熱蘭遮城)殘蹟緊鄰熱蘭遮城博物館旁,因為當時並無水泥,因此整座城堡的「紅毛土」,是以糖水、糯米汁、牡蠣殼粉及砂調製,再使用紅磚疊建而成。斑駁的斷垣殘壁上老榕盤根交錯,綠意盎然的枝葉依然茂盛,仍可見古壁上的「鐵剪刀」遺跡,是當時為了鞏固樑壁用的「壁鎖」,預防壁面脫離而用。
安平古堡入口
安平古堡導覽圖
安平古堡殘城遺跡
古砲
古堡內辦理古堡愛情鎖活動,學外國愛情鎖的方式,情侶可於古堡商店內購買鎖鑰將鎖頭鎖在瞭望台,不過我覺得這種行銷方式破壞古蹟完整,不值得鼓勵。
為了這件事我還特別寫信去台南文化局詢問 ,結果文化局回覆:「有關安平古堡瞭望台古堡愛情鎖為該景點販售商品,瞭望台並非古蹟本體,愛情鎖掛在樓梯扶手欄杆並無破壞古蹟疑慮,本局亦安排人員定期清理。」由此可知這個東西是會被定期清理的,所以你覺得還要浪費這個錢嗎?還是省下來去台南吃頓好料比較實在。
在瞭望台上可俯瞰安平古堡四周景色(下方為內城半圓城堡遺跡)
熱蘭遮城博物館
博物館展示
三、赤崁樓
赤崁樓的門口售票處
今日所見的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教廟祠,包括海神廟、文昌閣。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終成今日樣貌。因此,所稱赤崁樓,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今列為國定古蹟。
赤崁樓,位於臺灣臺南市的中西區。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於赤崁行省興建之歐式城塞,今日又被稱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意謂省城),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赤崁樓叫做紅毛樓,或稱番仔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荷據時代、鄭氏治台時期,至清朝康熙年間,由於天災戰亂,赤崁樓除城垣外,皆傾頹殆;到了光緒5年中國式傳統亭台樓閣在原有基座上慢慢取代了原有的荷式城堡建築,大士殿、蓬壺書院、五子祠、海神廟、文昌閣都在此時出現,之後再經風災毀壞、日本人重新修建,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到了1935年赤嵌樓被指定為重要史蹟;光復後,幾經整修,將原有的木造結構,改為鋼筋混泥土,將主要入口由西改為南向;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為清朝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之功績碑以滿文及漢文書寫於書寫碑文於正反兩面)。後來,在民國54(1965)年、81(1992)年的重修,在舊址地基上修建文昌閣、海神廟及蓬壼書院,加上台南市歷史博物館,遂成今日的規模。因此目前在赤嵌樓只剩下海神廟、文昌閣、蓬壺書院三座建築,蓬壺書院為一樓的小平房,目前只剩下門面,現在看到的赤崁樓為海神廟與文昌閣,兩棟建築物相鄰而建。
目前赤崁樓九座贔屭碑前正進行考古開挖工作
赤崁樓前的九座贔屭碑
赤崁樓
赤崁樓一樓擺放的鄭成功畫像
赤崁樓由一樓樓梯往上至二樓為海神廟
赤崁樓的隔壁建築為文昌閣,裡面供奉著魁星爺
文昌閣一樓裡面的魁星爺畫像
文昌閣二樓供奉著魁星爺的神像
魁星筆
魁星爺與我
門外的祈福榜
蓬壺書院
文昌閣下方的碑林
文昌閣下方有一處以前荷蘭人的原始進出口,不過目前洞口已被堵死
註:
■赤崁樓牛皮換地
赤崁樓(閩南語:Tshiá-Khàm-Lâu),又作赤嵌樓,位於臺灣臺南市的中西區。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於赤崁行省興建之歐式城塞,今日又被稱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意謂省城),在地人稱為番仔樓(閩南語:Huan-á-lâu)或紅毛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傾圮,僅留部分殘蹟。
今日所見的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教廟祠,包括海神廟、文昌閣。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終成今日樣貌。因此,所稱赤崁樓,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今列為國定古蹟。
赤崁樓,可以說是臺灣最著名的地標之一。表面上看來,這只是閩南式樓閣建築,但是它的基座,卻是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所建築的城堡「普羅民遮城」。目前這座西洋城堡,所能讓人直接看到的,只留下了日據時代時,五子祠因風倒塌,被拆除之後而留下來的城堡基座,以及文昌閣一座昔日的城堡大門。這座大門也是日本人考古時所挖掘而出,當時原本要繼續向內挖掘,但考量到會影響整座建築的基礎結構,因而作罷。 雖然城堡的建築,已經被當作海神廟與文昌閣的底座而不見天日,也因為如此,城堡建築至今仍流傳許多不為人知的傳奇性故事,最著名的,就是所謂的「海底隧道」傳說了。「赤崁」這詞,其實是原住民的語彙。這裡以前居住的,除了草原上奔馳的梅花鹿外,就是西拉雅族赤崁(Saccam)社的原住民。荷蘭人來了,以十五匹印度花布,要向原住民交易一塊「牛皮大小」的小土地。原住民收下了布匹,按照說好的,給了一塊適當大小的地。不過,荷蘭人說太小了。原住民不這麼覺得。牛皮大小的地,這樣一塊剛剛好呀。荷蘭人把一張牛皮拿來,並且把一整塊牛皮,剪成絲線狀。這塊被剪成一條細線的牛皮,荷蘭人拿它在地上圍成一大圈。想當然爾,這條「牛皮線」圍出了「一大塊」的地。原住民看得目瞪口呆,原來這就是荷蘭人口中的「一塊牛皮的地」。區區十五匹布,換得了這麼一大塊地,原住民也啞口無言,當場認栽。
■贔屭碑
又名龜趺、霸下、填下,龍生九子之一,貌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其背亦負以重物,在多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牆頭裝飾,屬靈禽祥獸。其原形可能為斑鱉。傳說贔屭在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贔屭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大禹治水的功跡,叫贔屭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贔屭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屭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屭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中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贔屭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台灣現存有十座龜趺御碑,乃清乾隆皇帝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所賜。石碑高3.1公尺,寬1.4公尺,以金門「麻糬石」雕刻而成,其中四座全刻滿文,四座全刻漢文,二座漢滿文合刻。龜趺御碑運抵台南府時,其中一龜座不慎掉入港內,於是另以砂岩仿造一座(重做的贔屭碑因顏色不一樣,因此所以只有9隻贔屭及9個碑文到台南赤崁樓, 1隻真碑假龜後來放在嘉義中山公園內 ),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台南漁民撈起,供奉在南廠保安宮內。碑座中的九座在赤崁樓中保存,另漢滿文合刻的一座則立於嘉義,這碑座經數次遷移,現安置於嘉義公園中,名為福康安紀功碑。
■文昌閣(魁星爺)
與海神廟相鄰而居的,它的一樓是文物陳列室,展示赤嵌樓修護工程圖說及修護過程裡所保留下來的柱珠、木雕與剪黏裝飾等。至於2樓,則主要用來供奉「魁星爺」,因為文昌閣原屬於蓬壺書院的一部份,供奉魁星爺,可供書院師生參拜,以保佑文運昌隆、金榜題名。
文昌閣二樓魁星爺神像旁有放著魁星筆,想要考試的朋友如果有需要,可以向魁星爺求來使用,只要拿著旁邊的杯向魁星爺求取,如果是聖杯那就可以自取一支,然後在旁邊的樂捐桶投下錢就可以取走,投多或少無關緊要,全視自己心意而定。魁星爺的筆靈驗無比,每次考試我都來求,都能金榜提名,感謝魁星保佑。為了我老婆這次我又向魁星爺求了一支,第一次求的時候魁星爺不答應,應該是我老婆信基督教的關係,後來第二次我跟魁星爺說,我老婆雖然信基督教,但是我可是魁星爺的虔誠信徒,希望魁星爺保佑,果然第二次擲杯的時候魁星爺答應保佑。於是成功取得一支,希望老婆考試順利。(結果也是老婆順利考取想要的考試,你說靈不靈呢?)
跟魁星爺求到的魁星筆
四、五妃廟
寧靖王隨著鄭成功來到台灣成為孤懸海外的明朝,但是在鄭成功、鄭經父子死後,年幼的鄭克塽投降清朝,因此寧靖王連立足之地沒有,便告訴隨侍的5位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在他死後各人可另謀生計,但是這5位姬妾均表示願追隨寧靖王而去,遂整裝後自縊於中堂,寧靖王親自為他們辦理後事,安葬於魁斗山(五妃廟現址),於西元1683年落成。
五妃廟,昔稱五烈墓、五妃祀、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五妃廟乃坐西南朝東北,佇立於墳塚的地方是墳塚與祠廟合一的陰廟。
五妃廟正殿供奉五妃的塑像,並在後面的牆上有一座刻有『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的碑石,墓傍有一小祠,為義靈君墓,係當年殉死二侍埋骨之處。
五妃因為后妃神格而得配享隨侍太監與宮女,故門神彩繪別具風格最大的特色是大門上各自繪製了造型美麗的宮仕女圖。(宮女手捧壺表示多福、捧桃表示多壽、捧石榴表示多子)。
五妃墓原是一座不封不樹的墓塋,此地曾是一處亂葬崗,五妃的墓也十分簡單,直到清乾隆11年(1746),巡台御史為收服人心,命海防同知方邦基在墓前建廟,五妃墓才比較有規模。近期是在1997年修復落成,並訂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是台灣獨一無二的明墓古蹟。
圖片來源:台灣宗教文化資產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27
註:
五妃廟的大門,是直接做在拜亭,與一般的廟宇不同。1683年,清軍以澎湖為根據地,即將大舉攻台,聽到鄭克塽準備投降的消息,明寧靖王不願受辱,招來5名妃子,告知以身殉國的決定,妃子聽了之後放聲痛哭,並齊聲說,「殿下為了保節寧願犧牲性命,我們豈有苟活的道理?」,說完後,5人從容就義,自縊身亡。
寧靖王處理完眾人之事,並將其在路竹一帶開墾的田地田契借據,讓居民可以擁有完全的土地,還將自己的財物分送鄰人,才從容就義。寧靖王選擇寧死不屈,不為亡國降臣,其忠烈感動鄉人,將他安葬於今天高雄湖內鄉湖內村,並故意在旁邊築假墓以避開清兵的搜索,讓寧靖王得以保全全屍;在歷史的轉折處,巾幗不讓鬚眉,以身殉國的悲壯抉擇,這就是五妃廟背後的故事。五妃廟葬著的是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5名寧靖王的姬妾,她們合葬的地方,原稱為「魁斗山」,此地曾是一處亂葬崗,五妃的墓也十分簡單,直到清乾隆11年(1746),這個歷史悲劇發生超過半世紀後,巡台御史為收服人心,命海防同知方邦基在墓前建廟,五妃墓才比較有規模。
五妃廟旁還有一座簡單的小廟,為義靈君祠;義、靈是寧靖王的侍官,寧靖王投環自縊時,兩名侍官也從主殉國,只是後人將寧靖王遺體移到高雄縣湖內鄉與元配羅妃合葬,而義、靈兩從官則葬在五妃墓塚旁。走訪台南古城,看到的是荷蘭人、明鄭、日本人交織的治理痕跡,漸漸理出一道道歷史的脈絡;寧靖王殉國是明朝的句點,也是少數只提明朝,不提鄭成功的歷史記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