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一、歷史沿革:
「墾丁」舊名「墾丁寮」,起源自清領時期光緒三年(1877年)官方設置招墾局,募得粵籍客家人壯丁在此搭寮墾荒而得名。該聚落舊址原在大尖石山山麓,本只是個小地名,今日一般指墾丁路夜市,行政上隸屬於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由於後來成為國家公園名,亦常泛指整個恆春半島地區。現今之墾丁國家公園於1982年9月1日公告計畫,但範圍僅恆春鎮及附近海域、不含高山。稍後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處,為臺灣戰後第一個國家公園。近代歷史而言,本區原住民以排灣族人為主,以山地旱田農業為主,另外的阿美族人居住在海岸及平原,後則有平埔族的西拉雅馬卡道人移入。
二、地理位置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墾丁國家公園地理上屬於熱帶性氣候區,終年氣溫和暖,熱帶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長繁盛。涵蓋陸域與海域面積共33,289.595公頃,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最具特色的海岸線,一向是國人最愛的旅遊聖地,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使陸地與海洋深入交融,造就本區奇特的地理景觀,海面下的世界更是絢麗繽紛,種類繁多的魚種、多采多姿的珊瑚更是代表特色。生態方面,熱帶氣候蘊育出富有生命力的熱帶、海濱植物,每年秋冬眾多的過境候鳥,也讓這裡成為著名賞鳥聖地。

三、景點介紹
墾丁國家公園海岸線綿延約70公里,受到地殼隆起、下沉、皺摺、崩落及海流、潮汐、風化影響,形成多樣的瑰麗地貌,較著名的海岸地形有如砂灘海岸、裙礁海岸、岩石海岸、崩崖,細膩與粗獷並存的美感,有別於臺灣其他地方。除了變化多端的海岸地形外,陸域的地形景觀也十分多樣,如珊瑚礁石灰岩台地、孤立山峰、山間盆地、河口湖泊等等,具體而微又細緻豐富,是墾丁國家公園最迷人的地方,這些景觀不僅記錄了恆春半島隆起、下沉的地殼運動史,也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風景。
我們從屏東往墾丁會先經過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磐公園
現在簡單介紹三個景點:
■貓鼻頭:

貓鼻頭為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並與鵝鑾鼻形成台灣最南的兩端。貓鼻頭有一從海崖上斷落之珊瑚礁岩,其外型狀若蹲仆之貓,因而得名。貓鼻頭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珊瑚礁因造山運動隆出海面,受到長時間的波浪侵蝕、反覆乾溼、長期鹽粒結晶、沙礫鑽蝕、及溶蝕等作用,產生了崩崖、壺穴、礁柱、層間洞穴等奇特景觀,海岸線鳥瞰似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
貓鼻頭海邊巨崖下有一海蝕洞穴,叫做「南海洞」,聽說裡面埋著一位荷蘭人的遺骨。據說在一百多年前,有艘荷蘭籍的商船在七星岩觸礁沈沒。唯一生還的人,被海流沖到這洞穴附近,醒來後就居住在這洞中。但是因為語言不通,並且長相奇特,因此得不到當地原住民的幫忙,困死在這洞裡。曾經有一段時間,洞裡經常發出奇怪的哀號聲,居民聽到聲音,都認為是荷蘭人的冤魂不散,卻不知道如何化解,有一個晚上哀號聲更大更加淒厲了,村民們個個怕的要命,突然聽到洞口傳來[鼕,鼕]鼓聲,不久後,哀號聲停止了,天一亮,村民們紛紛趕到洞口一探究竟,發現洞口憑空出現了一塊大扁石,風一吹,石頭被風撞擊發出聲響,說也奇怪,從此之後洞裡再也沒有傳出哀嚎聲了!只有偶而出現[鼕鼕]的鼓聲,有人認為是觀世音菩薩保佑,化解了荷蘭人的怨氣,因此在洞穴中設置神壇恭奉菩薩神像鎮壓,這就是[南海洞]的由來。另外南海洞在貓鼻頭公園海邊主持蘇丁財說,他的曾祖父蘇明寶,在約一百五十年前在海邊撿到一尊像觀音神像的木頭,雕刻成觀音像後供奉在南海洞內膜拜,目前南海洞有三尊觀音神像,一尊土地公神像,一尊地母娘娘像。善財童子、龍女、神龕虎邊有另一處參拜的神龕祭祀「石船公」。

目前墾丁國家公園因南海洞係一位於貓鼻頭海濱的海蝕洞,為維護遊客安全,已公告禁止進入海濱步道並將其封閉無法進入,裡面的觀音也已經請走,至於南海觀音像移至何處?經向管理處查詢,目前設於恆春鎮水泉里的私宅內,有興趣的可去水泉里找找看並自行前往參拜,所以現在的海南洞已經封閉而裡面的神像也早已請走,大家也不必一直浪費時間去鵝鑾鼻的海南洞尋找觀音了。另外這裡能看的景色目前大概只剩下瞭望台跟觀景台兩處位置,能走能看的地方有限,沒辦法再往下走就是了。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位於恆春半島的東南岬,介於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距白沙約3.5公里,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的百摺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並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貓鼻頭名稱的由來,乃因岩岸旁一塊突出的珊瑚礁岩,其外型像蹲坐的貓而得名。各位看看照片上叫做貓岩的岩石,是不是有像一隻貓蹲坐在海邊慵懶地看著遠方海天一線的美景呢?

貓鼻頭簡介(資料來源:Youtube[行動解說員]墾丁國家公園- 貓鼻頭公園 )

另外貓鼻頭附近有「後壁湖」是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漁港,還有遊艇港,在這裡一年四個季節都可見到不同的魚獲。每當黃昏時,常可見本地民眾及旅客爭購海鮮,極為熱鬧。想吃海鮮的朋友附近也有需多餐廳可供選擇。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後壁湖的遊艇港

■鵝鑾鼻燈塔:

這裡的地名由來與附近帆船石有相當關係,「帆」字的排灣語音譯為「鵝巒」二字,加上半島突出好像鼻子,所以稱為「鵝鸞鼻」。鵝鑾鼻燈塔是臺灣最南端的燈塔。在十九世紀中期,各國船隻途經鵝鑾鼻近海,常在外海七星嶼附近觸礁翻覆。清廷於美國與日本等國之要求與外交壓力下,在1883年完成鵝鑾鼻燈塔。當時是世界上唯一的武裝燈塔。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清軍撤離時把燈塔炸燬。日治時期,燈塔於1898年重建,日人極為推薦指定的美景,曾列為台灣八景之一。二次大戰時被美軍炸燬,戰後依原建築修復迄今。鵝鑾鼻燈塔高21.4公尺,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0海浬,是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
燈塔附近為鵝鑾鼻公園,因因當時燈塔缺乏配合性遊樂設施,觀賞燈塔外景及攝影留念,別無遊樂場所,有鑒於此,前觀光局墾丁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特就銅像對側景緻天成之珊瑚礁林加以闢建為一公園,於71年12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本區面積共59公頃,園內為一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經地殼隆起而上昇,受海浪侵蝕、雨水沖刷、強風吹襲、而成為目前巨礁林立、怪石嶙峋、奇峰與洞穴之奇特景觀。植物約有240種,在珊瑚礁之間可見到象牙樹、海檬果、毛柿、林投等熱帶海岸樹種。動物資源甚為可觀,可見到美麗的黃裳鳳蝶、黑點大白斑蝶。鳥類則以烏頭翁、樹鵲較為常見。每年九月﹝農曆白露前後﹞來自西伯利亞、中國大陸的紅尾伯勞大群過境時,本區為極佳觀賞地點。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鵝鑾鼻公園簡介(資料來源:Youtube[行動解說員]墾丁國家公園- 鵝鑾鼻公園 )

鵝鑾鼻燈塔簡介(資料來源:Youtube[交通部行港局]- 鵝鑾鼻燈塔 )

■龍磐公園:

龍磐公園位於在鵝鑾鼻與風吹沙之間。「龍磐的由來」從遠遠的龍坑一路比劃下來,有龍頭、龍身及龍尾,龍磐就是指龍盤旋處。此區域是屬於上升的石灰岩台地,由於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蝕,因此區內有石灰岩洞、滲穴、崩崖、紅土等地形景觀,是全台最壯麗的崩崖地形。公園內有大草原,可從陡峭的崩崖遠眺曲折有緻的海岸,草原迎著太平洋強勁的東北季風,讓人連站穩腳步都不容易,但是站在龍磐草原居高臨下的遼闊視野,依然讓人沉醉在這樣海天一色的畫面之中。此區光害較少,適合觀賞日出以及夜晚的星空。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龍磐公園從遠遠的龍坑一路比劃下來,有龍頭、龍身及龍尾,龍磐就是指龍盤旋處,各位發揮一下想像力看右邊是不是有像一條龍在盤旋的樣子?!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在龍盤公園看到的很特別顏色紋路的小蝸牛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貓鼻頭、鵝鑾鼻燈塔、龍盤公園

龍盤公園再過去的小景點風吹沙,冬天這裡的風超大,有刮颱風的感覺


檢視較大的地圖

貓鼻頭公園


檢視較大的地圖

鵝鑾鼻公園


檢視較大的地圖

龍盤公園大草原

arrow
arrow

    飛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