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清水斷崖、七星潭、太魯閣

DSC00001.JPG

太魯閣線週邊附近的景點
■清水斷崖:
一、地理位置
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的海岸斷崖,自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路段之間,綿延21公里 。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其險峻,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非常壯觀。
清水斷崖共分成三段,由北向南依序為和仁斷崖(卡那崗斷崖)、清水斷崖與崇德斷崖(石硿仔斷崖、得其黎斷崖)。其範圍北起於和仁臨海短隧道,該處設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界碑,南迄於崇德隧道南口,總長約12公里。
二、形成原因
清水斷崖的生成在南澳造山運動,因受到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持續碰撞擠壓下被抬升而成斷層線崖。在海平面上露頭的地層,是由變質石灰岩(大理岩)、片麻岩和綠色片岩構成,這些岩石的岩性均是緻密、堅硬而不易崩落,故能維持陡峭壁立的山壁。臨海懸崖所連成的大塊石崖,海拔高度從海平面至2408公尺的清水山,沿線山嶺高聳,前後綿恆達21公里,成90度角直插於太平洋,高度均在800公尺以上,氣勢雄偉。
三、目前狀況
現在的蘇花路段大部分重新建過,以截彎取直及開鑿新隧道來拓寬道路,而依傍清水斷崖雄偉景色的蘇花公路臨海舊道,則變成是寧靜優美的觀景步道。步行於舊道路,看著寧靜的山脈,俯瞰海浪拍打岩石激起的波濤,感受陣陣的海風,宛如置身於一條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空中走廊,令人著迷。目前景觀道路開放終端臨海路段徒步區,設有「臺灣十景—清水斷崖」石碑及觀景臺,為絕佳清水斷崖眺景點。
■七星潭
七星潭原本位於今日花蓮機場東側位置,為南北縱向長條湖泊,北端為L型勺口,南端為勺柄,整體約略類似北斗七星,故名七星潭。1936年日據時期,日本當局為了建設花蓮港北飛行場(現今的花蓮機場)就填平了七星潭,現今只剩約四個零星湖泊。七星潭殘湖主要是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的涵翠湖,和空軍花蓮基地內的兩個小池塘。
現今的七星潭,又稱月牙灣是原七星潭居民被日本當局遷居的地方,由於他們自認為七星潭人並懷念七星潭,就將新遷居之地稱為七星潭。位在花蓮市區東北方,位於花蓮市新城鄉的北埔村,可取道美崙工業區,由「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前指標前行即可到達。
 
七星潭為瀕臨太平洋的弧形海灣,由大大小小的礫石所鋪陳。地質上屬陡降型沙灘,瘋狗浪出沒,為全台十大危險海域之一。此地昔日是小漁村,同時也是花蓮定置漁業發達興盛之地,原因係當地海域缺乏天然灣澳,然而因黑潮流過台灣東部,帶來各種迴游的魚類資源,加上中央山脈的山腳緊迫於海濱,沿岸的流水深且急,近海魚群在此匯集成天然漁場之故。
七星潭有斷層形成的海峽與優美的弧形海灣,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在七星潭,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間還可以欣賞新城和崇德地區的燈火,區內更有許多景點,提供休憩和知性之旅。
 

七星潭風景區以自行車道為動脈,從花蓮市南濱公園、經花蓮港、四八高地到七星潭風景區,長達21公里的旅程有不同的風光。花蓮縣政府更興建了石雕園區、賞星廣場、觀日樓、兒童遊樂場等休憩設施,在漁場附近還有海生態的解說牌,也利用防風林區闢建海濱植物園區,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
 

DSC00002.JPG

DSC00004.JPG

DSC00005.JPG

DSC00006.JPG

DSC00007.JPG

DSC00008.JPG

DSC00009.JPG

DSC00010.JPG

DSC00012.JPG

DSC00013.JPG

DSC00014.JPG

DSC00015.JPG

DSC00016.JPG

 

近年七星潭,除海邊美麗風景外,更多人是被這裡石頭所吸引。由於七星潭石頭有著各式各樣的種類,像是大理石、花崗石,以及常見礫石,因此許多民眾與外來遊客來到這裡,常會撿幾顆回去做紀念,但這樣除破壞七星潭生態,曾一度造成縣府相關單位困擾。後來在縣府「別帶走任何花、草、石頭,將美景留給下一位遊客欣賞」的理念下,隨後陸客熱潮不再,最近幾年間,全台熱門景點突然驚見的疊石,更有人說道是韓國遊客想許願;顯然許願與去除厄運方法,各國有異。有韓籍遊客稱,去除厄運方式,像是小時候常在溪邊的遊戲「堆石頭」,對於韓國人來說,可不只是遊戲,在世界各大旅遊景點常見韓國人疊出一堆一堆的小型石塔,因為這代表向他們的土地公祈福,疊得越高象徵願望越容易實現,如運勢不好時疊石,誰弄倒了厄運就會轉到他身上。

IMG_0035.JPG

 

DSC00003.JPG

特別提醒七星潭海岸邊佈滿大大小小的漂亮鵝卵石請勿撿拾,不但會破壞生態並請也會罰款。

有聽說撿七星潭的石頭會帶來厄運(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23682684821259/posts/532288043960723/),來這裡也千萬不要下水玩,因為這裡的海岸邊海水深度很深,風浪也大所以並不適合下海去玩,有人分享親身經歷,「國中屁孩的我跟家人去七星潭玩,因為拖鞋都是小石頭,想說把石頭洗掉,第一次沖的距離很剛好,但貪玩的我又往前幾步,一股很強的力道把我拖下去,我趕緊趴在石頭上,把手插進去,當時浪再打來一次,我應該就會被沖下去,只好死命往前衝,很幸運的是我有順利逃出」、「年小不懂事曾經坐在旁邊玩水過,結果差點被海浪拖走,還好爸媽拉住我,真的不要下水玩」、「高中在花蓮讀書,有次去七星潭玩帶了顆石頭走,結果衰了整整一個禮拜,之後就趕緊還回去」。來七星潭怎麼玩?七星潭石頭堆疊求幸運、七星潭日出、七星潭海景、七星潭露營必感受,在七星潭渡假飯店&民宿住宿一晚更是經典,海景絕美,從花蓮火車站到七星潭搭客運310就可到。七星潭附近景點還有四八高地、七星柴魚博物館、玩味蕃樂園等,一望無際心曠神怡,小心危險安全享受吧。

IMG_0034.JPG

在岸邊堤防遇到主人帶出來玩的可愛狗狗

地點:七星潭海岸風景特定區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七星街79巷5號


檢視較大的地圖

■太魯閣
「太魯閣」或「大魯閣」一詞原為賽德克族三個語群之一,16世紀前後,部分族人由南投越過中央山脈遷居花蓮的立霧溪、木瓜溪流域,後居住在花蓮的族人遂自稱為「太魯閣族」。也因為太魯閣族人居住於此而得名。這裡曾經發生過原住民與日本人的戰爭「太魯閣戰役」。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家級風景區,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畫,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

Scan_Pic0035.jpg

太魯閣最有名的中西橫貫公路牌樓地標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
國家公園區內原為太魯閣族部落分布地區,除少數部落外,其餘部落舊址多已無人居住。清同治13年至光緒2年間,沈葆楨來台時所修築之三條連繫東、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為當地文獻記載中最早由官府維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時期又經重行改建,是現今蘇花公路前身。日治時期另由官方開闢的合歡越道路與之後由中華民國政府動員修築的中橫公路,則成為園區主要聯外要道及景觀公路。幾個知名的中橫公路景點都在太魯閣峽谷、天祥附近,包括有長春祠、燕子口、九曲洞等。
1.長春祠
當年沒有現代築路工具,建路進度緩慢,危險陪增,因此意外頻傳,後來中橫公路修建一座長春祠以為紀念。在祠堂中供奉212位殉職開路工程人員。在1970年曾遭山崩損毀後,於1973年整修重建完成。1987年又遭落石損毀,整個原先的祠堂連基座都崩損。因此1988年在原址的左側又興建一座新的長春祠。
2.九曲洞
位於中橫公路太魯閣西行後14.4公里處,要過一個流芳橋,就會到達九曲洞,此處刻有大字為「如腸之迴,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奇局!」是黃杰所題的。九曲洞並非有九曲,而是取其曲折洞天之意。原九曲洞的道路已設為景觀道路,並有解說牌和停車場等讓遊客可步行觀賞。
3.愚公山
正如其名,長得像在故事中愚公嘗試搬動的那兩座山。在經過這兩座山中間時,甚至可以看到有一顆大石頭被刻成愚公搬動土的樣子。
4.燕子口
顧名思義,是在道路上方大理石峭壁洞穴中,住有許多小雨燕或洋燕,以至有「百燕鳴谷」的奇景。現也修有燕子口步道,步道中有另一個知名的景點為「印地安人頭像」,可看到對岸的岩石造型宛如一個印地安人的側面。
太魯閣國家公園真的很讚,而瀑布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景觀,從太魯閣口到文山間,瀑布相當多,太魯閣國家公園最著名的瀑布為白楊瀑布、銀帶瀑布、長春瀑布、綠水瀑布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流瀑。
 
註:
太魯閣戰爭,太魯閣族稱為抗日戰爭(太魯閣語:TmgjiyalmrataNihung),為1914年5月至8月間發生於臺灣總督府軍隊與太魯閣族之間的戰役。1896年後,臺灣總督府為控制今日花蓮地區的原住民勢力,與當時控制太魯閣地區的太魯閣族人發生了一連串的戰役,太魯閣族因此被當局視為首要敵人。歷經長期準備,當局在1914年5月17日由素有「理番總督」之稱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擔任討伐軍司令,並發動大規模攻勢,派出兩萬多名軍警入山攻打;兩千多名太魯閣族人奮勇頑抗,戰勢激烈。其間,佐久間左馬太因意外負傷。8月下旬,日軍獲勝,戰事告終。8月28日,臺灣總督府宣告戰爭結束。
此戰役中日本警察隊死傷138名,軍隊死傷226名,太魯閣族傷亡人數未見於紀錄。歷時兩個月之戰事告終,8月28日臺灣總督府在臺灣神社舉行蕃地平定奉告祭,宣告這次勝利。其間1914年6月26日佐久間左馬太於戰線視察中,自斷崖墜落而負傷後送救治,於隔年1915年(大正4年)8月5日過世。
戰事結束後,進行橋梁、道路及警察駐在所之整備,槍械沒收和逃亡原住民族人之招撫等,並於花蓮港廳下設置新城支廳、內太魯閣支廳,於海鼠山屯駐一步兵中隊,警備力量進一步深入山地,對山地原住民部落徹底控制。僅存之太魯閣族人被集團移住平地,然後打散移居到各處,另外有部份族人被遷居至漢人居住區域。在遷居時,與當地族群採取混居政策,來破壞太魯閣族部落的社會結構及傳統文化。並於各駐在所設立蕃童教育所,進行日本化教育。鼓勵發展定耕農業,設置蠶業指導所、苧麻指導所、菸草耕作指導所及農業講習所等,翻轉太魯閣族傳統經濟生活。
arrow
arrow

    飛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